亚洲i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|精品动漫中文子幕亚洲欧美|国产免费不卡免费|天天看片国产区

  1. <blockquote id="ghfl0"></blockquote>
      <delect id="ghfl0"><meter id="ghfl0"></meter></delect>

      《榜樣4》特稿 | 今天,我想給你講個故事

      編輯:關(guān)玲 時間:10/23/2019 9:33:06 AM 瀏覽:2833

        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(lián)合錄制的《榜樣4》專題節(jié)目已經(jīng)播出了。在觀看節(jié)目的同時,我給大家講個故事。

        1921年,從上海望志路106號的石庫門建筑里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,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坎坷中召開,莊嚴宣告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誕生,也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。近百年來,這顆火種變成火炬,一代又一代共產(chǎn)黨人堅守初心,牢記使命,接力傳遞。

        燎原烈火

        1930年,面對嚴峻形勢,毛澤東用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科學地分析了革命前景,表達了必勝的決心和信心。而之后革命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也正如“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(jīng)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”一般迅猛,點點星火變成了熊熊烈火,最終革命勝利,全國解放。在這個過程中,涌現(xiàn)出無數(shù)戰(zhàn)斗英雄,張富清就是其中一位代表。

        張富清194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,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作為突擊隊員的張富清,在歷次戰(zhàn)斗中都沖鋒在前,立下汗馬功勞。永豐戰(zhàn)役的慘烈程度,令張富清至今難忘,他所在的突擊連一夜之間換了8個連長?!疤炝林?,不拿下碉堡,大部隊總攻就會受阻,解放全中國就會受到影響。”當時,張富清帶兩名隊員摳著墻磚縫攀上城墻。面對四米多高的城墻,他第一個跳下去,沖進敵群,端著沖鋒槍猛掃,“突然感到頭頂好像被人重重捶了一下”,用手一摸,頭頂一塊頭皮翻了起來,滿臉都是鮮血。他顧不上自己,匍匐逼近敵人的碉堡,用刺刀刨出一個土坑,將捆在一起的8顆手榴彈和1個炸藥包放在一起,拉下手榴彈的拉環(huán),迅速撤離,將碉堡炸飛。接著又用同樣的方法,炸毀另一座碉堡。那天晚上,張富清獨自堅守到天亮部隊進城。戰(zhàn)斗勝利結(jié)束,他再也沒有見過突擊組另外兩名戰(zhàn)友。

      圖為永豐戰(zhàn)役后,部隊寄給張富清家人的報功書

      圖為永豐戰(zhàn)役后,部隊寄給張富清家人的報功書

        圖為張富清的獎?wù)隆⒘⒐ψC書及報功書。他先后榮立西北野戰(zhàn)軍特等功一次、軍一等功一次、師一等功一次、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,并被授予軍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稱號、師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稱號和“人民功臣”獎?wù)隆? /></p>
<p class=  圖為張富清的獎?wù)?、立功證書及報功書。他先后榮立西北野戰(zhàn)軍特等功一次、軍一等功一次、師一等功一次、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,并被授予軍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稱號、師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稱號和“人民功臣”獎?wù)隆?/p>

        1955年,張富清退伍轉(zhuǎn)業(yè),從此,他將自己的戰(zhàn)功封存。轉(zhuǎn)業(yè)時,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窮的貧困山區(qū)需要支援建設(shè),他便帶著妻子去了恩施來鳳縣,扎根于此。幾十年來,他從不給國家添麻煩,也不讓兒孫沾他的光。

      張富清1984年離休,他和老伴一直居住在這座老式居民樓里。

      張富清1984年離休,他和老伴一直居住在這座老式居民樓里。

        談到當年為什么要當突擊隊員時,老人微笑著說:“我入黨時宣過誓,為黨為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。”然而說起這些立功證件,老人卻忍不住自己的淚水,“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戰(zhàn)的戰(zhàn)士,有幾個都不在了,我比起他們來,我有什么資格拿出這個立功證件,去顯擺自己?!苯衲陣鴳c節(jié)前,老人獲得“共和國勛章”,他說很想拿著這個勛章,祭奠那些犧牲了的戰(zhàn)友。

      圖為張富清回憶當年并肩作戰(zhàn)的戰(zhàn)友們犧牲時的情景

      圖為張富清回憶當年并肩作戰(zhàn)的戰(zhàn)友們犧牲時的情景

        這是老兵的故事。

        救民水火

        “一九六二年冬天,正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(nèi)澇、風沙、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。這一年,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,秋天淹壞了三十多萬畝莊稼,鹽堿地上有十萬畝禾苗堿死,全縣的糧食產(chǎn)量下降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?!边@是人民日報1966年刊登在頭版頭條的長篇通訊《縣委書記的榜樣——焦裕祿》的開篇描述。在這種情況下,焦裕祿來到蘭考。那時候,焦裕祿正患慢性肝病,但他堅持要親自把蘭考全縣的自然情況摸透。焦裕祿對于自己肝部的疼痛,一直忍著。工作時,他經(jīng)常把右腳踩在椅子上,用右膝抵住肝部,或者把左手揣在懷里,按著肝部止痛。1964年,焦裕祿的病情惡化,他對到醫(yī)院探望他的縣委干部說,“我們是災(zāi)區(qū),我死了,不要多花錢。我死后只有一個要求,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,埋在沙堆上,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!”

      焦裕祿

      焦裕祿

        圖為焦裕祿生前坐過的藤椅。因他經(jīng)常用木棍、牙刷等物件抵在藤椅上給肝部止疼,藤椅右側(cè)被頂出一個洞。

        圖為焦裕祿生前坐過的藤椅。因他經(jīng)常用木棍、牙刷等物件抵在藤椅上給肝部止疼,藤椅右側(cè)被頂出一個洞。

        焦裕祿走了,但是他的精神卻在這片熱土上扎了根。在河南省的另一個地方——濮陽縣西辛莊村,以前被人稱為“小西辛莊”,這個“小”字在當?shù)赝猎捓镉匈H低的意思。因為當時村里不僅經(jīng)濟上貧困,民風也不和諧,村里家族派系林立。“地里光長鹽堿,不產(chǎn)莊稼。”李連成回憶說,“孩子生了一場重病,當時看病花個兩三塊錢就把家里花干了。”為了養(yǎng)家糊口,李連成決定外出打工,“那時候為了家里能吃飽飯,那一年半我只花了一塊半錢,那時候的日子真苦啊!”“褲子后面打兩個大補丁,都算是體面的衣服了。”后來,李連成用打工掙的錢學習種菜,到了80年代,李連成開始搞起了蔬菜大棚,一個大棚一年的收入就讓他家成為了萬元戶。村民們見李連成有本事,都來請教,他也是有問必答,甚至跑幾十里路去別人家里指導。90年代初期,他被選為村支部書記,開始帶著鄉(xiāng)親們種蔬菜,把自家的兩座大棚送給貧困群眾。后來又帶領(lǐng)大家辦紡紗機布廠,搞電光源項目,還想法設(shè)法動員村民們集資搞股份制。

      圖為李連成去考察企業(yè)項目時,用干糧充饑

      圖為李連成去考察企業(yè)項目時,用干糧充饑

        這些年,村里大事小事他都不含糊,村民們誰來借錢他都毫不猶豫,借出去過多少錢,他已經(jīng)記不清楚了。甚至在2005年,還發(fā)生了一樁“搶書記”的奇事:在東辛莊村村民們沒有事先商量的情況下,把李連成選為他們村的黨支部書記。李連成盛情難卻,于是兼任東辛莊村黨支部書記3年。

      圖為李連成(右一)和村民在一起

      圖為李連成(右一)和村民在一起

        20多年過去了,西辛莊村不僅把“小”字拿掉了,而且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步伐越發(fā)矯健。這里戶戶有別墅式住宅樓,還建起了醫(yī)院、文化廣場和教育園區(qū),連其他村的孩子們都希望到西辛莊村上學?!吧稑硬沤朽l(xiāng)村振興?就是城市有啥,俺有啥。”李連成說出他對于鄉(xiāng)村振興最樸實的理解。這位村支書還有一個響當當?shù)臉s譽稱號——“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好干部”。

        這是黨組織帶頭人的故事。

        赴湯蹈火

        孟泰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成為鞍山解放后第一批發(fā)展的產(chǎn)業(yè)工人黨員之一。1948年底,遼沈戰(zhàn)役勝利結(jié)束,東北全境解放,鞍鋼需要迅速恢復生產(chǎn),支援全國解放戰(zhàn)爭。當時,配件和材料奇缺,孟泰領(lǐng)著工人刨開厚厚的冰雪,把埋在地下和廢鐵堆里的各種器材一件一件收集起來,集中到一處廠房里,這就是聞名全國的“孟泰倉庫”??姑涝瘧?zhàn)爭時期,孟泰日夜守衛(wèi)在高爐上。8月的一天,4號高爐突然發(fā)生巨大爆炸,爐臺上濃煙滾滾。正在別的爐上干活的孟泰飛跑到現(xiàn)場,第一個沖進煙霧中,摸索到爐臺上,找到爆炸原因,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。在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搶險過后,孟泰成為工友們心中的“老英雄”。不僅如此,他還是工友們的貼心人。為工人們排憂解難的好事,孟泰年年都要辦上十幾件。他是新中國第一代勞模的代表。

      孟泰(左一)與工友們鉆研新技能

      孟泰(左一)與工友們鉆研新技能

        那么,新時代勞模是什么樣子呢?就是投遞員唐真亞的樣子。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(qū)老子山鎮(zhèn)地處淮河與洪澤湖入湖口的交匯處,鎮(zhèn)域三面環(huán)水,漁民約占人口總數(shù)的60%,分布定居在湖區(qū)60多個灘頭。1958年,郵政部門在老子山支局開通“水上郵路”,1999年底,35歲的唐真亞從民辦教師轉(zhuǎn)行,成為老子山鎮(zhèn)郵政支局的一名投遞員。從此,他便劃著一只小船,成為漁民們與外界保持聯(lián)系的橋梁。

      圖為唐真亞為居民運送信件和生活用品

      圖為唐真亞為居民運送信件和生活用品

      圖為唐真亞劃著小船和妻子一同送郵件

      圖為唐真亞劃著小船和妻子一同送郵件

        漁民們在湖上會不時地搬家,難有固定的住址,可唐真亞卻總能找到他們。有一次,唐真亞在投遞一份錄取通知書的時候,天氣突變,大浪將他的小船刮翻,他護著錄取通知書,在水里漂了整整兩個小時,直到一艘過路的漁船把他救起。唐真亞說:“生命和通知書是捆綁在一起的?!闭沁@種信念,讓他多年來保持著投遞零差錯的記錄。時間長了,他不光送信,還幫助漁民們采買日常所需用品,并將致富信息傳遞給漁民,甚至漁民們存款取款也都交給唐真亞去辦理。漁民們說,“有小唐在,我們心里幸福又踏實?!?/p>

        這是全國勞模的故事。

        人間煙火

        選派機關(guān)優(yōu)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,是建強農(nóng)村基層黨組織促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,這一舉措已經(jīng)實施多年。在我國著名的小崗村,就有一位讓人難以忘懷的第一書記?!耙怀竭^溫飽線,20年沒進富裕門”是小崗村當時的寫照,2004年,40歲的沈浩從安徽省財政廳來到這里之后,帶領(lǐng)村民修路、打井,支持青年創(chuàng)業(yè)致富……漸漸地,他找到了一條適合小崗村發(fā)展的新路,讓小崗村發(fā)生了巨變。他住的那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,床頭貼著村民聯(lián)系電話。大門從不上鎖,誰都能推門而入。他也成了群眾心中“離不開的干部”。

      圖為沈浩(左一)幫助村民收花生

      圖為沈浩(左一)幫助村民收花生

        30多年前,小崗村的18位村民曾按下紅手印,改變了這個村子的命運。沈浩到來后,群眾們又兩次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最真實的心愿——在沈浩任期屆滿時,留住他。2009年11月6日,因積勞成疾,沈浩突發(fā)心臟病倒在工作崗位上,村民們再一次集體按下紅手印,請求將這位好書記安葬在小崗村。

      圖為沈浩的29本日記和工作筆記

      圖為沈浩的29本日記和工作筆記

      圖為小崗村民為挽留沈浩,三次按下的紅手印

      圖為小崗村民為挽留沈浩,三次按下的紅手印

        從省直機關(guān)來到貧困山村的還有一位“羊書記”——隋耀達。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共村群眾眼中,他經(jīng)常穿著迷彩服,做事雷厲風行。來到共村之初,為了“扶志”,隋耀達給村里的一個貧困戶做思想工作,幫助他一步一步成了致富能人,還當了村里的后備干部。一個家庭的變化激發(fā)了整個村子的動力。村民們有了精神頭,隋耀達開始著手發(fā)展產(chǎn)業(yè)。種植紅毛丹,圈養(yǎng)黑山羊,編織黎錦工藝品,建設(shè)光伏發(fā)電站……經(jīng)過3年多,羊場的黑山羊產(chǎn)值近60萬元,貧困戶家家分紅,戶戶增收,實現(xiàn)了良性循環(huán)。其他的三個項目也形勢喜人,共村摘掉了“窮帽子”。談到為什么選擇這些產(chǎn)業(yè),隋耀達有自己的訣竅,他說要當好帶頭人,不能盲目地指揮,“農(nóng)民都是專家,要向他們請教、學習。”

      圖為隋耀達在田地里與村民一起勞動

      圖為隋耀達在田地里與村民一起勞動

      圖為隋耀達打理羊舍

      圖為隋耀達打理羊舍

        別看這位“70后”書記干起工作來風風火火,其實在2014年省里選派駐村干部時,他剛被查出頸動脈瘤,不能過度勞累,但他還是主動報了名。不僅如此,這些年來,無論是路遇車禍還是途遇持刀者,隋耀達都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群眾,救助傷者。連見義勇為獲得的獎金也全部拿出來用于扶貧。

        在第一書記的隊伍里,還有更年輕的“戰(zhàn)士”。1989年出生的黃文秀,在同學們的心中是個“愛美,喜歡穿裙子,會彈古箏”的姑娘。她牢記著父親的話——“沒有共產(chǎn)黨,我們家不可能脫貧”,碩士畢業(yè)后,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廣西百色革命老區(qū)成為市委宣傳部干部,并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。剛到村里的時候,群眾并不信任這個“女娃娃”,甚至對她有些排斥。她到貧困戶家走訪,群眾也不愿意過多交談,覺得她是個“小年輕”,跟她聊了也沒用。面對這種情況,黃文秀著急得睡不著覺。但是很快她就改變方式方法,從幫著貧困戶干活,到學習說桂柳話,慢慢地融入了這個村子,群眾開始接受她。解決基礎(chǔ)設(shè)施問題,發(fā)展特色產(chǎn)業(yè),對接市場,建立電商服務(wù)站,在黃文秀的帶領(lǐng)下,這個貧困山村開始發(fā)生變化,2018年,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(xiàn)脫貧,貧困發(fā)生率從22.88%下降到2.71%。

      圖為黃文秀生前在果園干活

      圖為黃文秀生前在果園干活

      圖為黃文秀生前帶領(lǐng)村民清理村里的垃圾

      圖為黃文秀生前帶領(lǐng)村民清理村里的垃圾

        2019年6月16日,黃文秀回家陪護剛做完肝癌手術(shù)不久的父親后,看著天氣突變,便急著要返回百坭村。病床上的父親擔心她的安全,勸她第二天一早再回。她說怕村里受災(zāi),便啟了程,臨走前還囑咐父親要按時吃藥。一路上,她不斷與村里的干部聯(lián)系,詢問災(zāi)情,特別叮囑要立即組織群眾防災(zāi)救災(zāi)。此時,雨越下越大,山洪突發(fā)。她給自己的哥哥發(fā)信息說,“被困住了,兩頭都走不了?!倍@成為她留給家里人的最后一句話。18日上午,救援人員在下游河道發(fā)現(xiàn)了黃文秀的遺體。

      圖為6月16日晚,黃文秀遇難前在車里拍攝的遭遇洪水的情景

      圖為6月16日晚,黃文秀遇難前在車里拍攝的遭遇洪水的情景

      圖為事發(fā)地點,山洪把路面的柏油層沖得支離破碎

      圖為事發(fā)地點,山洪把路面的柏油層沖得支離破碎

      圖為事發(fā)地點,山洪把路面的柏油層沖得支離破碎

        脫貧攻堅決勝小康,是黃文秀心中的“長征”,而她美麗的生命已經(jīng)永遠定格在這條“長征”路上。8年前,也是在6月份,她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當初,她在自己的入黨申請書中寫下這樣一句話:“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,生存得有價值,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?!彼v的百坭村有位村民叫黃仕京,黃仕京的兩個孩子都在讀大學,生活困難。黃文秀生前曾幫他家申請了助學的“雨露計劃”,還和他聊起自己為什么選擇回到農(nóng)村工作。黃仕京聽后很受觸動,要求自己的兩個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,也要爭取早日入黨。

        這是脫貧攻堅先鋒隊的故事。

        萬家燈火

        時傳祥,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,他的工作十分普通,但是他的精神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。1930年,15歲的時傳祥逃荒到北京,受生活所迫當了一名掏糞工,經(jīng)常被人欺凌。新中國成立后,時傳祥加入北京市原崇文區(qū)清潔隊。人民政府的政策讓時傳祥感到了尊重與平等,他對黨充滿感激,竭盡全力工作。當時北京胡同里都還是旱廁,工人們要背著糞桶入戶作業(yè),用糞勺將糞便舀進糞桶,然后再把糞桶背出來裝車運走。時傳祥說,“我們干工作的時候呢,盡管臟一點,臭一點,但是干好了呢,居民(家里)就不臟不臭了?!睘榱颂岣吖ぷ餍剩侠碛嬎愎r,把過去7個人的大班,改為5個人的小班,帶領(lǐng)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,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,每桶的重量有百余斤,一天掏糞背糞達5噸。有一次,因為下雨,一位居民家的墻頭倒塌,磚頭掉到了茅廁里,時傳祥用手把磚頭一塊塊揀出來,用水沖干凈,又把墻頭砌好。

        1959年10月,在全國“群英會”上,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緊緊握住時傳祥的手,對他說,“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(wù)員,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(wù)員,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,都是革命事業(yè)中不可缺少的部分?!边@張經(jīng)典照片定格了歷史的瞬間,也記錄了時傳祥作出的貢獻。

      時傳祥

      時傳祥

      圖為時傳祥工作時的情景(圖片來自紀錄片資料)

      圖為時傳祥工作時的情景(圖片來自紀錄片資料)

      圖為劉少奇接見時傳祥

      圖為劉少奇接見時傳祥

        如今的北京市東城區(qū)環(huán)衛(wèi)中心十所,正是時傳祥生前工作的單位。在這里有一個“三八女子抽糞班”,現(xiàn)任班長是一位活潑的“80后”姑娘,叫李萌。李萌當過兵,退伍后她沒有選擇更輕松的工作,而是來到了環(huán)衛(wèi)中心。最初,不光家人不理解她,她在街上工作時,還遭受過一些冷遇。甚至還有一次,有家長送孩子上學,看見李萌正在干活,就指著她“教育”孩子說,“你要不好好學習以后就干這個?!崩蠲刃睦镆搽y受過,但是她沒有退縮,堅持了下來。

      圖為李萌(右)在工作

      圖為李萌(右)在工作

      圖為李萌用沙土掩蓋抽糞車作業(yè)時灑漏在街邊的糞水,以減少氣味

      圖為李萌用沙土掩蓋抽糞車作業(yè)時灑漏在街邊的糞水,以減少氣味

      圖為李萌站在《劉少奇接見時傳祥》的歷史照片前

      圖為李萌站在《劉少奇接見時傳祥》的歷史照片前

        李萌負責的片區(qū),很多都是縱橫交錯的胡同,有的地方太窄,抽糞車開不進去,就得抱著糞管子徒步走到糞井邊。有時遇到私家車壓住糞井,還要四處找人幫忙挪車。為了弄清糞井溢滿規(guī)律,每天干完活,她就主動騎車巡查。“干的時間久了,嗅覺疲勞了,我都聞不見味兒了?!边@個年輕的北京姑娘經(jīng)過8年的工作鍛煉,不僅能夠熟練地掌控百余斤重的加壓糞管,還總結(jié)出很多工作技巧。

        李萌從沒想過換工作,因為她心里明白“環(huán)衛(wèi)工作是個偉大的工作”,如果北京城一個月沒有人做這項工作,污物就會流得滿大街都是。她說希望自己的工作沒有“存在感”,因為如果真的實現(xiàn)了“存在感”,市民就會聞到異味,也就代表她們工作不到位,環(huán)境不好了。

        這是“城市美容師”的故事。

        純青爐火

        1955年冬天,錢學森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,時任院長的陳賡專程從北京趕回來接待他。當時,陳賡問:“錢先生,您看我們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、導彈來?”錢學森說:“有什么不能的,外國人能造出來的,我們同樣能造得出來。”從此,一大批科技人員等開始了刻苦攻關(guān)。僅用10多年時間,我國國防尖端技術(shù)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。1964年10月,我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。1967年6月,我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。1970年4月,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“東方紅一號”發(fā)射成功,一曲《東方紅》響徹太空。1999年9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(wù)院、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大會,表彰曾為“兩彈一星”研制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,分別授予、追授他們“兩彈一星功勛獎?wù)隆?。而這些專家中,絕大多數(shù)是共產(chǎn)黨員。

      圖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

      圖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

      圖為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

      圖為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

      圖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“東方紅一號”

      圖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“東方紅一號”

        時間來到2019年2月20日,地點依然是人民大會堂,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(wù)參研參試人員代表,并由衷地對他們說:“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?!?/p>

       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(xiàn)了月球背面軟著陸,并開展一系列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,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。這項任務(wù)耗時近四年,所有關(guān)鍵技術(shù)均為我國自主研發(fā)。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,也是一個強大的團隊,與歷史相似的是,其中大部分人是共產(chǎn)黨員。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(tǒng)總設(shè)計師孫澤洲說,“我們成立了臨時黨委?!边@是這支隊伍“戰(zhàn)之能勝”的關(guān)鍵,也是“兩彈一星”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力量源泉。

      圖為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(fā)射嫦娥四號探測器

      圖為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(fā)射嫦娥四號探測器

      圖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南極-艾特肯盆地內(nèi)的馮·卡門撞擊坑內(nèi)成功軟著陸

      圖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南極-艾特肯盆地內(nèi)的馮·卡門撞擊坑內(nèi)成功軟著陸

      圖為嫦娥四號月球車“玉兔二號”在月背留下人類探測器的首道印跡

      圖為嫦娥四號月球車“玉兔二號”在月背留下人類探測器的首道印跡

        據(jù)古文記載,冶鑄金屬時,需要觀察火焰顏色,當黑濁、黃白、青白的氣體消失,出現(xiàn)純青色的氣體時,所冶煉的金屬就可以用來鑄造器物了。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正是無數(shù)航天人的不懈奮斗,我國的航天事業(yè)才如這純青的火焰一般,不斷開啟著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。

        這是科技工作者的故事。

       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為中華民族謀復興,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的初心和使命,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前赴后繼、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?!爸父F于為薪,火傳也,不知其盡也?!毙讲駮急M,生命亦有限,但信仰之火生生不息、代代相傳。

        這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故事,這是榜樣的故事。

        這是我想為你們講述的故事。

      來源: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